close

 

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知名影星薇諾.娜瑞德因偷竊癮而斷送大好演藝前途
  順手牽羊是追求刺激感?

  前美國總統柯林頓令世人印象深刻的特定性癖好
  顧不得名譽、家庭、前程,依然樂此不疲。

  已故流行音樂歌手麥克.傑克森家喻戶曉的戀童案官司
  不可原諒的髮指行為。

  這是什麼毛病?
  怪癖行為或多或少影響了生活品質、人際關係與健康
  本書帶您從潛意識解讀怪癖行為的深層原因

本書特色

  我們可能不經意地撒謊,總是弄丟鑰匙、拖拉遲到、咬指甲、說話誇大不實、摳結痂的疤痕、囤積陳年舊物、每餐非辣不可、或手一閒就抽菸……。

  儘管明白一定要改掉這些壞習慣,
  我們仍然會重複這些毫無意義又對身心有礙的壞習慣,
  很少思考這些行為背後的關鍵原因在哪裡。

  一再反覆的各種「消極」習慣似乎在提醒我們,曾在哪方面過得不順,
  同時又提醒我們,為了讓生活過得幸福,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抱持著願意了解並同情的胸懷,了解他人面臨的問題,近而認識自己,
  透過書中章節提升自己,謹慎相待生活裡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加德


  作家、靈氣大師、演講者,也是南非最暢銷且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

  研究藝術、象徵學、哲學、心理學,以及身心靈連結超過二十年,透過輔導和治療人們的過程,擁有人類心靈的深刻見解。

  累積超過十本著作,並在世界各地翻譯成十四種語文。

  著有:《What Went Wrong With Mr. Right?》、《Finding Your Feet》、《Healing Habits》等。

  你可以在www.anngadd.co.za網站看到更多安.加德的相關資訊。
 

目錄

第一部分 習慣:概述

第一章 習慣與其形成的原因
1. 蹺蹺板和擺盪
2. 好的自己、壞的自己
3. 習慣和習慣的類型
4. 習慣能助人

第二章壓力與習慣
1. 急遽上升的壓力
2.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處在極度的壓力之中?
3. 犧牲者與勝利者
4. 消除壓力

第三章 習慣和強迫症之間有什麼區別?
1. 什麼是偏執?
2. 強迫
3. 如何區分習慣和強迫症?
4. 強迫症的治療
5. 如何區分習慣和上癮?
6. 習慣如何形成
7. 為什麼瞭解更多關於自己的事是有用的

第四章糾正你的習慣
1. 你能改變你的習慣嗎?
2. 為什麼杜絕某一習慣會這麼困難
3. 改變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4. 行為的各種誘因以及如何發現它們
5. 讓習慣不再妨礙你:戒除壞習慣的方法

第二部分 檢視現實生活中的習慣

第五章生命不可或缺的呼吸 影響肺部和呼吸系統的習慣
1. 打嗝
2. 屏住呼吸
3. 過度呼吸
4. 歎氣
5. 吸菸
6. 打噴嚏
7. 抽鼻
8. 打鼾
9. 抿嘴呼吸

第六章嚼嚼這個吧!與嘴、咬和咀嚼有關的行為
1. 嘴
2. 咬
3. 咀嚼
4. 嚼口香糖
5. 吃得過多和過快
6. 飲食習慣:為某種食物瘋狂
7. 吸吮
8. 吐痰
9. 磨牙
10. 嘔吐和絕食

第七章再來一次……性行為
1. 肛交
2. 變裝癖
3. 暴露癖
4. 戀物癖
5. 戀童癖
6. 施虐與受虐
7. 窺淫癖(窺視色情癖,窺陰癖)    

第八章年齡增長會出現的怪異行為 老人們的習慣
1. 健忘
2. 喪失聽力
3. 痴呆
4. 失禁

第九章是什麼,就說什麼 與話語有關的行為
1. 說出來的詞
2. 喋喋不休
3. 插嘴
4. 說話過快
5. 大嗓門
6. 說話單調
7. 說話有鼻音
8. 口吃
9. 哀鳴

第十章惡習 奇怪和罕見的習慣
1. 玩腳趾頭的訪談節目主持人
2. 拉扯褲子的男人
3. 玩弄胯下的男人
4. 幫別人擠粉刺和痘痘
5. 剃陰毛
6. 撞人
7. 怪誕的性習慣
8. 撞自己頭的男人
9. 囤積物品
10. 囤積動物
11. 挖鼻孔

第十一章鬧脾氣的孩子們 兒童們的習慣
1. 尿床
2. 吹牛
3. 欺凌弱小
4. 頻尿
5. 排便問題
6. 放屁
7. 撞自己的頭
8. 打斷別人
9. 挖鼻孔
10. 發脾氣

第十二章遲到總比不到的好 拖延和守時
1. 拖延
2. 拖延的原因
3. 守時

第十三章我們玩的那些把戲 操控他人的習慣
1. 說謊
2. 批評
3. 爭吵
4. 生悶氣

第十四章有害的習慣 嚴重影響我們生活的習慣
1. 自殘
2. 拔毛髮
3. 摳皮膚
4. 店鋪偷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281949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肆虐的時候,幸福似乎是個遙遠的話題。疫情不光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不便,也給每個人的身心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但是「危機」之中既有「危險」也有「契機」。這次疫情下的防控管理使得我們不能出門購物閒聊、聚餐娛樂,很多能讓我們開心愉悅的事情現在一時半會可能都做不了,但我們也有了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有機會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重新梳理自己的優先級,反省「怎樣才能建立一個幸福的生活」。 ...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里格曼曾經把「意義感」稱之為:幸福的五條道路之一。幸福的人生可能不來自於吃喝玩樂和追劇刷手機,而是一種有意義的快樂。這種意義感需要成熟的智慧、文明的胸懷。康德曾經說過「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然,其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了。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讓自己理解生命的價值,培養自己的成熟與智慧,是積極心理學幸福教育的根本之一。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意義感正是人性的體現。 那麼,如何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生活更加幸福呢?下面幾個方面,可供大家參考: 1. 用成長代替消費:更充實的人生 現代西方社會的首要生活方式就是消費主義:奢侈品消費的目標就是利用物質刺激的耐受性(邊際收益遞減)和大眾追求社會比較和炫耀的心態,讓大家始終處於一種「缺失感」的焦慮中,持續的消費來刺激市場。被這種生活方式裹挾的個體,永遠覺得自己匱乏,永遠聚焦自己的資產和消費,大多數時間和經歷都被「擠牙膏」的廠商牽著鼻子盲目追求品牌和新產品。片刻滿足之後是更多的缺失感和焦慮感,忽視了真正對自己有利和能帶來深度滿足感的東西:讀書上課比看段子追劇更聰明,鍛鍊身體的投入比購買服飾更高級,花時間禪修讀書練瑜伽比閒聊逛街下午茶更有品味,琴棋書畫比刷手機轉發朋友圈更上檔次。花時間提升自己的能力要比被動消費享樂給人帶來的充實感高很多。引導人們如何做一個「智慧」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把時間精力花在「長期受益」的投入上。同樣是花錢,玩遊戲就是消費,學編程就是投資。兩相比較,其實是有長遠的幸福區別的。 2. 用責任代替自戀:更積極的人生 引導人們承擔責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自己的成長負責,對家人負責,對社會盡義務,這些利他和親社會的事情會帶來長久的滿足感,和自己人格的升華。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流行的西方生活方式里第二個隱患就是自我中心和自戀。把無病呻吟當做自我表達,整天聚焦自己的心情當做自我覺察。這種自我聚焦的生活方式,讓大家整天顧影自憐、自怨自艾,表面上自我關懷,實際上心懷怨懟。真正幸福充實的生活是孔子和亞里士多德說的良善人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社會進步,人人有責,沒有人天然應該為我們犧牲。 3. 用自律代替放縱:更健康的人生 引導人們肩負起對自己的責任,能夠認真投入和付出,去獲得更有價值的成長和深度的幸福。有些心靈雞湯引誘人們把時間和金錢消費在一時的淺層快感的追求而放棄對自身的成長。任何真正的成長、能力的獲得,在開始的時候都需要用自律來做敲門磚。雖然,我們不提倡學習要求「吃得苦中苦」、「天降大任於斯人」、「程門立雪」,但也不能變成「如果我聽不懂就是老師講課不夠生動」的「體驗優先」,這種心態阻止了毅力的培養,責任感的建立,也讓人不能長期持續的投入獲得更多的成長。是吃冰淇淋還是出去跑步,是背單詞抄課文還是玩玩「百詞斬」和「電影配音」,是「每日一畫」還是苦練素描基本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4. 用感恩代替貪婪:更利他的人生 引導人們看到自己在生活得到的東西:安定的社會,他人的善意和付出,自己得到的幫助和享受的環境便利,社會需要我們做出的貢獻。增加同理心和感恩的培養,才能生髮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當代「以我為主追求享樂」的心態讓人始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緒和得失上,自戀文化又讓每個人自我關注,而且有很強的應得感,於是所有自己有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而且還不夠。然而,對自己的關注越多,應得感就越強,同理心和責任感就越低,總覺得這個社會欠自己的,而看不到自己的貪婪和應盡的義務。心理學研究確實發現「自私悖論「,越是只想自己幸福的人,越得不到幸福。 5. 用學習代替發泄:更智慧的人生 引導人們用更成熟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社會,自媒體社會讓每個人發表意見更方便,但是很少讓人思考自己的意見是否成熟,張嘴就來但是不知所云。多數對社會的不滿,陰謀論的泛濫,聽不進不同的意見,其實都源自於狹隘的自我情緒發泄和膚淺的道聽途說。通過嚴肅的學習和思考,不僅能夠增加看問題的深度,對社會的理解,也能減少莫名其妙的不滿和幼稚的評判。所以用學習代替在自媒體上發泄情緒,用深刻的反思和有意義的談話代替閒聊,人的智慧才能成長。 總而言之,幸福的人生需要修煉,需要承擔社會責任和公民義務。享樂致死的生活無法讓人健康、成長,也無法成就和諧社會進步的社會,成熟、智慧,和有責任感的心靈方能享受幸福的生活。 (本文首發於 清華思客) 彭凱平公眾號 思想也可以如此性感!!!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mz6LaKK.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2398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肌肉緊繃改善中醫診所龍井注意力不集中看什麼科龍井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台中晚上淺眠看什麼科 北屯心悸中醫推薦 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台中血壓不穩定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西屯白天賴床睏倦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的中醫診所潭子四肢麻痺治療中醫 豐原肌肉緊繃中醫推薦 很多人都在這中醫診所看好的太平區味覺異常看什麼科 西屯瞳孔擴張或收縮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rr74re57r 的頭像
    rrr74re57r

    全系列家電出清.

    rrr74re57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